近日,西平县专探乡赵寺村的一位老人去世,村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,按照“丧事简办”的原则,没有酒席,不请戏班,吃大锅菜…… “在村红白理事会的监督管理下,村里‘红白事’没有攀比、没有铺张,社会风气好转了,也减轻了村民经济上的压力。我认为这样是对的,就比如厚养薄葬,老人不在了,花钱办葬礼都是为了攀比,没有一点实用。有那个钱,还不如在老人生前给他买点吃的用的,那才是尽孝?!蔽髌较卣运麓宓囊晃桓詹斡牍崂竦拇迕裾越窀U庋?。 为破除陈规陋习,树立文明新风尚,西平县实施“村民自治+移风易俗”模式,成立了村红白理事会,更新完善村规民约,结合群众需求,不定期组织村党支部、理事会、村民代表召开村民议事会,针对村里移风易俗等事项进行商议,用民主议事的方式协商解决问题。 “以前不管谁家有红白事,都想场场面面的,别人家有的,自己家也得有,甚至借钱也要把‘红白喜事’办得有排场。但实际上,本来老人走了,家里人就伤心,结果还要负债办葬礼,请别人来大吃大喝,心里肯定不愿意,纯粹是为了面子才不得不这样?!闭运麓宕逯Р渴榧撬?,“自从红白理事会成立以后,商讨制定了统一的标准,并且村里所有‘红白喜事’都有理事会的成员全程参与,谁不按标准铺张浪费,谁才是不合群、没面子。这就止住了攀比之风,让村民辛辛苦苦赚的钱省下来了。所以村民越来越拥护移风易俗的政策。” 近年来,西平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,始终把群众作为移风易俗工作的主体、主角,坚持走群众路线。在村里建立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村民议事会、禁毒禁赌会、村规民约“一约四会”制度,不断健全“村民说事”制度,组织群众围绕移风易俗等重点事项进行协商议事。 此外,西平县多渠道开展“移风易俗新风尚 文明西平正能量”宣传活动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,策划推出移风易俗故事分享会、知识大讲堂等活动,培育推广“集体婚礼”“老年食堂”“爱心托管”等志愿服务项目,开展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,推动移风易俗入脑入心、见行见效。(西平县文明办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