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正阳县坚持破立并举、靶向施策,积极探索移风易俗工作新路径,引导全县运用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村规民约、积分制等一系列举措,开展移风易俗、破除陈规陋习活动,用“小切口”推动移风易俗工作,让文明新风传入千家万户、点亮万家灯火。 如今,走进正阳县,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舒畅的空气,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,移风易俗恰如一缕春风、一股暖流、一泓清泉,润物无声地融进群众柴米油盐的生活,吹奏出一曲有温度的新时代文明之歌。 “五星村”里享幸福 时值中秋,在“五星”支部创建村彭桥乡大刘村,村民刘中州沉浸在收获的憧憬之中,守望着一望无际花生的他欢喜地说:“住在俺村里只有两个字来形容,就是‘幸?!??!薄鞍炒迕扛鲂瞧诓坏陀诹匠』疃?。比如唱大戏、广场舞等等,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丰富得很啊!” “我们把大力弘扬‘德孝文化’作为引领乡村治理新的突破口,提倡以‘德’治村,以‘孝’传家,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。每年都组织开展‘好婆婆’‘好媳妇’‘好妯娌’评选活动,推进移风易俗,倡导文明新风?!贝罅醮宓持Р渴榧峭跛冀苷庋告傅览?。 不办“升学宴”,改发奖学金 今年8月,兰青镇刘湖村为2024年度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,为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他们送上了别样的“升学礼”。领到这笔奖学金的优秀学子们纷纷表示,将以此为人生新起点,珍惜时光、刻苦学习,不辜负家庭、社区的期望,学好过硬的本领,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,将来为建设家乡、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 “我们每年都要举办这样的奖励大会。希望大家要把家乡父老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勤奋学习、自强不息、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,在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中,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用真才实学报效祖国、回报社会、建设家乡,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。”村支部书记白付林说,“同时,我们还要在村里营造重教兴学的氛围,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新风尚,引导学生家长不讲排场、不比阔气,做勤俭节约、喜事廉办的表率。 巧用“小积分”激活“大能量” 在熊寨镇,党委、政府推行“文明实践积分制度”,将群众参与志愿服务、门前“三包”等工作进行文明实践量化积分,一定的积分能兑换物品,该活动吸引了宋店村村民的广泛关注与参与。“只要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、村容村貌提升、志愿服务等活动,就可获得相应积分,积分就可兑换相应的商品,对群众的激励作用很大。”宋店村村党支部书记董建勇说。 宋店村已逐渐形成良好的风俗民情,“一约四会”作用发挥明显,定期组织召开红白理事会,制定切实可行的《宋店村红白理事会运行机制》,严格红、白事报备制度,真正做到用机制管人,用制度管事。村内所有红、白事招待统一标准,白事待客用烟标准均在10元以下,待客用餐每桌统一为4盆即2荤2素,对不可循环利用的物品一律不用或少用。 在村“积分超市”里,村民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实行“低彩礼”“零彩礼”等行为均被写入“积分存折”。通过对各类生活用品进行“明码标价”,可以激励群众以“德”换“得”,实现乡风文明的“量化”。他们成立了15支志愿服务队,大力宣传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孝老爱亲、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;健全‘一约四会’制度,抵制高价彩礼、人情攀比、铺张浪费等蔚然成风…… 文明新风的种子在正阳大地处处播撒,萌芽生根、开花结果。新时代新征程,正阳县各乡镇(街道)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完善修订村规民约,成立“一约四会”组织和红娘协会,开展美丽家园共建募捐、星级文明户认领、单身未婚青年排查登记、移风易俗宣讲等活动,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摒弃不良风气,破除陈规陋习,树立文明新风。(正阳县文明办 赵轩浩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