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西平县将家风传承作为推动基层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引擎,通过多元化的主题活动、教育体系协同、社区治理创新及制度保障,形成“家风育民风、民风促社风”的良性生态,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。 依托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,西平县将家风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。焦庄乡高庙村在端午节举办包粽子大赛、诗歌朗诵等,吸引村民、学生及高校师生共同参与;权寨镇结合中秋非遗展示与移风易俗宣讲,实现家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。这些年均覆盖超万人次的特色活动,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有效载体。 教育系统通过“家校社”协同机制深化家风培育。县妇联与教育部门联合推出“最美家风润万家”故事分享会,以中小学校为阵地,通过学生互动与案例剖析强化家庭责任感;赵丁庄小学等学校通过主题班会、家长座谈会推动家规制定,促进德育衔接。同时,面向教师的“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专题讲座”提升了教育队伍的专业性,形成家风传承的闭环链条。 在基层治理层面,西平县创新融合家风建设与社区管理。县纪委监委开展的“清廉西平·从家出发”行动,通过廉政家访、家风故事征集、警示教育基地打卡等方式,构建干部家庭“八小时外”监督网络;嫘祖镇、芦庙乡等乡镇通过“星级文明户”“最美庭院”评选,累计表彰文明家庭4200余户,以典型示范带动社区共建。此外,婚姻指导讲座、家风座谈会等矛盾调解机制,从家庭关系优化切入,有效降低基层矛盾发生率。 制度保障与文化传播双轨并进。该县出台《家庭文明建设实施方案》,将家风指标纳入文明村镇考核体系,并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立体传播扩大影响力?!扒宸缥髌健蔽⑿殴诤?、县电视台等平台连载家风微视频和红廉故事,年阅读量突破50万次;全县打造家风主题广场、乡村文化长廊260余处,将家训融入公共空间,实现“润物无声”的教育效果。 目前,西平县已构建“县—乡—村”三级家风建设网络,培育县级以上文明村镇200余个,相关经验被纳入河南省家庭教育工作典型案例。未来,该县计划成立“家风文化研究会”,挖掘历史名人家训资源,开发家风文旅路线,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向社会治理效能转化,为新时代文明建设提供更具深度的实践样本。(西平县文明办) |